2個可樂瓶可以做一個眼鏡,3個可樂瓶允許做一個絲巾,6個可樂瓶能做一把雨傘傘面,8個可樂瓶允許做一頂帽子,12個可樂瓶允許做一件短袖,從飲料瓶到新潮服飾,每一次回收都讓地球“天下無廢”,每一次循環再生都不“瓶”凡!
4月22日,以迎亞運·促“雙碳”為主題的全國無廢&神奇的化石和礦石環保展啟動儀式在國內杭州低碳科技館鄭重舉行,此次活動由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科協資源環境學會共同體主辦,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浙江省綠色科技文化促進會、浙江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杭州市科普教育工廠合伙會承辦,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浙江地質科創園地質博物館共同協辦。
01
多方助力無害化
我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館長陳仲達強調“低碳”生活對于人類的主要意義,隨著科技發展,“低碳”途徑需要大家攜手踐行。
大陸杭州低碳科技館館長陳仲達為浙江太古可口可樂環保志愿者小隊隊長馮曉萍授旗。馮曉萍表示,浙江太古可口可樂無害化志愿者不僅會組織參與各種無害化公益活動,而且將長期為前來杭州低碳科技館參觀的公眾講解“塑料回收與再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意義,讓公眾更多的接受、支持RPET產品,為公益無害化工作做出我們的奉獻。展出期間,每個周末會有浙江太古可口可樂無害化志愿者小隊隊員為參展的每一位市民進行詳細講解,呼吁大家用實際行動踐行“全國無廢”的無害化愿景,共創一個沒有報廢物的全國。
浙江省科協資源環境學會配合體的宣講員徐俁騫帶來《塑料瓶的再生》的科普微課堂,從生活中最常見的塑料瓶講起,介紹了PET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工藝工序,用科學數據與真實事例涌現塑料的回收主要性與利用價值,讓大家對塑料及其回收利用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03
節目精彩紛呈
錢塘實驗小學彩虹校區高楚凡同學,聞濤小學吳佳宸、吳昱辰同學為大家講述了《龜兔賽跑》的改編故事,該故事在去年首屆低碳故事征文活動中榮獲金獎,創作者為綠城育華小學張芷瑄同學。
來自杭州翠苑一小、行知小學等五所小學的學生代表聯合朗誦《保護地球媽媽》,他們懷揣著對世界開心心愿,抒發了對地球母親最真摯的感情。
大陸杭州低碳科技館副館長王益鋼為同學們頒發活動紀念狀和紅領巾章,冀望這樣的一次活動能在小朋友們的心里種下一顆綠色的種子,讓無害化意識伴隨著他們一生的成長。
全程最精彩的用塑料變成的RPET材質的作品走秀中,再生塑料以精美文創產品的面貌出今朝聚光燈下,浙江太古可口可樂為大家帶來了3個塑料瓶做的圍巾,6個瓶子做的雨傘,8個塑料瓶生產的包等等15個不同系列的用RPET材質制作的產品。
03
三大活動鄭重啟動
大陸杭州低碳科技館館長陳仲達、浙江省科協資源環境學會配合體秘書長忻皓、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會長孫耀琴、浙江地質科創園地質博物館館長呂劍共同啟動神奇的化石與礦石科普展。在低碳館一樓序廳,浙江地質科創園地質博物館將帶來為期2周(至5月6日)的小型展覽,包括一批具有特色的古生物化石與礦石,大家可以近距離地觀賞化石、礦石的質地、形態、顏色和紋路,并配以詳實的介紹。
大陸杭州低碳科技館館長陳仲達、浙江省科協資源環境學會共同體秘書長忻皓、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會長孫耀琴、浙江地質科創園地質博物館館長呂劍、浙江太古可口可樂有限企業副總經理馮曉萍合伙現場揭幕可口可樂地球無廢無害化科普展。
浙江太古可口可樂舉辦的“世界無廢”環保公益展從2023年4月22日持續至10月21日,向公眾傳達塑料瓶回收再生的流程及相關產品。此次科普展倡議公眾將垃圾分類與回收,支持使用RPET生產的產品,達成循環利用,完成“世界無廢”的歡愉愿望,共創一個沒有扔棄物的天下。
在啟動儀式上,由表演《龜兔賽跑》節目的同學吳昱辰和主持人維琳共同發布了第二屆全省低碳故事匯正式啟動。
同日下午,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青年科學家陶凱走進杭州金都天長小學,為孩子們帶去一場關于低碳生活的講座。23日上午,浙江地質科創園地質博物館將在低碳館科普活動角開展一場名為“助力‘雙碳’——會呼吸的巖石”研學課程,從地質科學角度出發,進一步呼吁踐行環保,助力“雙碳”。23日下午,在大陸杭州低碳科技館內將舉辦游園活動,共有300份禮物等著當天入館的家庭經過對話領取。
同一個全國,同一個家園。讓我們支持、使用、RPET材質的再生品,共同推動“低碳環保生活”,為可持續發展、為“珍愛全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愉悅目標一同努力!